2021-7-21
樹木移植需進行修剪,這叫移植修剪。移植修剪不同于造型修剪,也不同于日常養護修剪,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持樹木移植后的水份平衡,以確保移植成活率。移植修剪一般較重,修剪時間可在移植之前,也可在挖掘之后、種植之前。移植前修剪因觀察樹形比較方便,有利于保留適宜的樹形,差錯較少,但一般喬木修剪需要上梯,工作量大;種植前修剪可在樹木倒伏后進行,工作量??;但觀察不易,經驗不足者容易出差錯。
一.落葉樹木的移植修剪
落葉喬木的移植修剪一般保留至三級分權為止,有過多的骨架枝及二、三級分枝可適當疏剪,保留的枝條也可按情況短截,類似于定型修剪的形式,原則是以不損壞原來特有姿態為準。萌芽力強、枝條多的灌木樹種,可進行較大量的疏剪,特別是一些叢生性灌木,不僅可大量疏剪,而且留下的枝條還可大量短截,如迎春、黃馨、金鐘花等;相反,萌芽力弱、枝條少的樹種則不能重剪,有的甚至基本不剪,如白玉蘭、鵝掌楸、紅楓等。
各種落葉樹木的修剪時間有所不同,大多數落葉樹木的移植時間是在起休眠期,移植修剪正逢其時。但也有個別樹種的移植與修剪時間都比較特殊,如楓楊、核桃、合歡、苦楝等,則必須按照它們的特殊習性盡量在適當時間修剪。
落葉樹木在非正常移植季節移植時(一般指夏季),均應加大修剪量,有時只保留一級主枝甚至只保留主干,這是為了維持其生命力而不得已的做法,一般都對恢復樹木生長勢相當不利,有時還會造成樹木‘厥不振,俗稱“悶頭”,所以我們要盡量避免非正常移植季節的移植。落葉樹木在秋季移植時,對未脫落的樹葉必須摘去,但不得傷害幼芽。
二.常綠樹種的移植修剪
常綠樹種的正常修剪時間,在春季第一次生長高峰之前及秋季最后一次生長高峰之后進行為最好,如果正逢此時移植,只要適量疏剪即可,原則是以不損壞原來的特有姿態為準,修剪量一般在1/4-1/3左右。在春、秋氣溫較高或夏季移植常綠樹種,都是非正常移植季節,特別是夏季對常綠樹影響很大,此時的修剪,不得不加大修剪量,一般剪去2/3左右;對頂端優勢明顯的常綠樹(如雪松)及頂芽開花的常綠樹(如廣玉蘭),則一般只用疏剪、不用短截;分枝較多的常綠樹往往嫩梢也多,需盡量打去嫩梢,保留老葉(如香樟)。
三.大樹的移植修剪與切根
落葉性大樹的移植修剪,一般保留一、二級分權枝條,而且將保留的枝條短截,但要充分注意保留的老枝上應有意識地留有適量的新梢,使其保留的芽能在日后萌發。常綠性大樹的移植修剪,為便于挖掘,修剪常分兩次進行,移植前先進行一次疏剪,將明顯不必要的枝條先行除去,以便在挖掘時捆扎樹梢;移植后再進行一次修剪,但總量也不宜過大,特別要注意樹冠的勻稱和豐滿,不要留下“裸空”現象,可以疏剪、短截并用,而雪松等常綠樹一般不宜短截。非正常移植季節移植大樹時,修剪量只得加大,否則難以成活,所以應盡量避免在非正常移植季節移植大樹。
無論那種樹木,在裝運過程中若有斷枝、斷根的,種植前都需把傷口剪平;另外,在鋸截粗大枝條時,一要注意不得撕破皮層,二要注意必須在截口上涂上防腐劑。大樹移植的栽前工作還有一項切根十分重要,如果不進桿切根,將大大降低移植成活率,切根一般在移植前2-3年就需進行,切根后在原地養護一年以上,方可移植。所以移植大樹要有長遠的計劃。
三、其它
1.規則式種植的綠臂、球類,在栽植后進行修剪,要求修剪整齊,線條挺拔,留梢正甲;
2.墻面貼檀的垂直綠化樹種,應在栽植后剪去內向、外向枝條,保留可填補空擋的枝條,按主枝、小枝南順序進行固定,固定后再修剪平整。